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昨天“妄评”了一篇“反服贸”背后台湾人的颤慄与苦闷,感觉还没有说透,今天又看了学生的四点诉求,觉得标题中“究名实,忧演变”应是此次“反服贸”要义。
 
有评论说,这是一场没有受害者的抗争,也有评论说,这是一场当事者不在场的抗争。如果真是这样,那抗争什么呢?
 
看服贸协议,几乎所有人都承认这将使台湾获大利。但仿孟子“舍生取义”说,游行的学生显然认为必有“什么”甚于台湾人民获利。而这个所谓“什么”现在还并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形(所谓“几”也,所谓没有受害者也),但珠胎暗结已是事实。既然才结胎,那就有瓜熟蒂落与流产或胎死腹中的可能。
 
我想,台湾的教科书绝不可能这样写:台湾是中国大陆的一个省。“一个中国且只有一个中国”,大家都这样或微笑或严肃地不断重复着,但问题是——谁属于谁呢?
 
接下来问题来了:服贸协议双方的身份是什么呢?国与国?国与地区?地区与地区?这对于长期接受“一个中国”的台湾年轻人来讲,是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名不正则言不顺(孔子执政鲁国时的首务就是要理顺名与实的问题)。
 
那位说了,谁跟钱有仇啊,搁置争议,共同赚钱吧。我记得很久前有本书叫《1999不战而胜》,还知道不久前克里米亚公投入俄了。最近十来年,岛内的“大陆”早从大陆妹、二奶、小三渗透到更为广阔的方方面面。再联想“很久前”“不久前”的故事。“一个中国”的问题看来完全可能就不是问题了。
 
“究名实”与“忧渐变”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确定了名与实,才有可能保障“不质变”。而确定名实莫过于“法”。所以要“先立法”。(游行学生第二条诉求:两岸协议监督法制化,先立法、再审查服贸协议。窃以为所谓“先立法”表达的正是这一意思)
 
台湾海峡180多公里宽,风高浪大,天然天堑。“两岸”有形也巨,由此而成的“心岸”之巨也甚明。
 
还是结个光明的尾吧:风吹风,浪打浪,心岸消,两岸通。
话题:



0

推荐

王新江

王新江

182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一个空皮囊包裹着千重气,一个干骷髅顶戴着十分罪,为儿女使尽了拖刀计,为家私费尽了担山力。您省的也么哥?您省的也么哥?这一个长生道理何人会? ——【元】邓玉宾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