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有人说,历史是个婊子,谁有能力谁就可以上一下;历史是个婊子,在需要的时候,“有能力者”可以任其上下。

上下五千年中,究竟有多少历史是可以相信的呢?我不是历史虚无论者。但是,历史是“有能力者”为着“自己的需要”而照猫画虎出来的,这同样是不争的事实。到底是猫还是虎,哪些是风哪些是影……回看我自己经历的四十来年,并与这四十来年的“史书”对照。我只能是“欲辩已忘言”。

鉴于很多人对”这时被需要的‘庆亲王’”不太熟悉,特转个简传供大家对照。

-----------------

(以下转自《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9卷·中华书局)

 

奕劻

杜继东

奕劻(18361918)字辅廷,爱新觉罗氏,祖父是乾隆皇帝第17 子庆僖亲王永磷,父亲是永磷第6 子绵性。

永磷去世后,其第 3 子绵慜承袭郡王封号。1836 年绵慜去世,道光降旨把绵志之子奕纟釆过继给无子嗣的绵慜,承袭封号。道光二十二年(1842 )奕纟釆犯事夺爵,以永磷第5 子绵悌袭封。1849 年绵悌死,道光降旨把奕劻过继给死去多年的绵慜为子。道光三十年,奕劻袭辅国将军。咸丰二年正月(1852 ),封为贝子。咸丰十年正月,咸丰皇帝“三十万寿”,照例对皇室成员及有功大臣进行赏封,奕劻进封贝勒。

自同治六年(1867 )以后,奕劻由于得到了慈禧的恩宠,历任镶红、镶白、镶黄旗蒙古都统,镶白、镶黄、正蓝、正黄各旗满洲都统,镶黄、镶蓝旗汉军都统,还曾任宗人府左右宗正及宗正,并五次得到崇文门正监督之职。

同治十一年,同治皇帝大婚礼成,加奕劻郡王衔,授御前大臣。光绪十年(1884)奕等人被慈禧太后罢斥以后,朝政转于奕譞之手,奕劻受命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数月后进封为庆郡王。

中法战争暴露出中国海防力量空虚。事后清政府总结教训,提出“大治水师”的方针。清廷于光绪十一年九月二十日(1885 10 13 )谕命奕譞总理海军事务,奕劻和直隶总督李鸿章为会办,第二年,命奕劻在内廷行走。十三年,奕劻代表清政府与法国代表在北京签署了续议商务专条和续议界务专条,中国开放广西龙州、云南蒙自和蛮耗为商埠。光绪二十年(1894 ),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懿旨封奕劻为庆亲王。戊戌政变以后,朝野排外之风甚烈。奕劻在义和团运动兴起后,反对不加区别地杀害传教士和教民。他在二十六年的一份奏折中称涌入京城的义和团是“外来奸民”,说他们“妄造符咒,引诱愚民”,相率练拳,“散布谣

言,张贴揭帖”,“藉端煽动”,并说北京洋人教士很多,“亟应设法保护使馆教堂,弹压地面,并访拿匪徒传授拳会暨匿名揭帖之人,获案究办,以免别生衅端”。

奕劻的态度引起义和团愤恨,称他为“二毛子”、“天主翁”。天津的一张揭帖警告奕劻:“你若不改过,悔之晚也”。朝中载漪等人提出要杀“一龙二虎三百羊”的口号。龙指光绪,虎指奕劻与李鸿章。

七月七日(8 13 ),八国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等仓皇西逃,随扈大臣只有奕劻、刚毅、载漪等数人。两广总督李鸿章受命为议和全权代表,到上海后即滞留观望,迟迟不行。太后等西逃之后,大学士崑冈等人与总税务司赫德商议如何善后。赫德认为议和之事,李鸿章来不来无关紧要,但奕劻必须“急速回京”,因他在总理衙门多年,“谨慎平和,为各国所钦佩,是以各国均愿与庆王爷早日商议和局大事”。光绪等接到崑冈等的奏折,发布上谕,“著奕劻即日驰回京城,便宜行事”。又明降谕旨,授奕劻为议和全权大臣,“会同李鸿章妥商应议事宜”。二人虽同为全权大臣,但大事皆决于李鸿章。两人列名给西安行在的电奏,都是李拍发之后,“始知照庆邸”。为此,二人之间还闹了些矛盾。《辛丑条约》签字仪式在西班牙公使馆举行。奕劻在答词中对各国代表的“友好意愿”和“让步”表示感谢,并保证义和团运动那样的事件以后“决不会再发生”。

按《议和大纲》第十二款规定,清政府谕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以庆亲王奕劻为外务部总理大臣。因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奕劻的地位和权力进一步加强。慈禧、光绪等由西安返抵开封,奕劻也于同日赶到迎驾,懿旨赐奕劻在紫禁城内乘二人肩舆,并“赏食亲王双俸”,以资奖励。

二十六年清廷曾发布“变法”上谕,旋设督办政务处,委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等遥为参预,负责“新政”事宜。此后四年间,清廷采纳了政务处一系列变革建议,如外务部之设立,停止捐纳买官,裁汰各衙门胥吏差役,改革军制,改定刑律,废科举,办学堂,奖励实业,准许满汉通婚,酝酿实行立宪等。

二十八年,荣禄病重,京中盛传奕劻将入值军机,善于钻营的袁世凯闻风而动,派与奕劻相熟的杨士琦带一张10 万两的银票去贿赂他。奕劻欣然收下,奕、袁二人由是交结,二人一内一外,互通声气,左右政局。荣禄病故,翌日谕命奕劻为军机大臣。奕劻身兼数要职,内有太后之宠,外有袁氏之助,权位日隆。

十月,练兵处在北京成立,奕劻为总理练兵大臣,袁世凯为会办大臣,铁良为襄办大臣。奕劻名为总理大臣,而实权操于袁氏之手。自二人结交以后,袁“完全仿照外省的首府、首县伺候督抚的办法”,对奕劻“月有月规,节有节规,年有年规”,不断进贡。而且,奕劻夫妇的生日、子女的婚娶等都由袁一手包办,二人关系非同一般。奕劻每遇重要事件都要与袁商量,选任外省督抚藩臬也必听取袁的意见。

日俄战争后,要求立宪的呼声日益高涨,端方、载泽等五大臣奉派出洋考察政治。他们回国后也奏请立宪。然而朝中以铁良为首的保守势力反对立宪,清廷乃于三十二年六月召袁世凯进京讨论。袁态度坚决,曾言:“官可不做,宪法不能不立”,奕劻支持袁。

三十二年七月八日、九日(1906 8 27 日和28 ),清政府召集大臣会商立宪问题。铁良、荣庆、孙家鼐等反对立宪,奕劻、袁世凯、徐世昌等赞成立宪,军机大臣瞿鸿机和载沣态度不明朗。清廷最后采取折衷方案,发布“预备立宪”上谕,并指出“明定责成,必从官制入手”。上谕命载泽、铁良、袁世凯等14人负责编纂官制,由奕劻、孙家鼐、瞿鸿机“总司核定”。奕、袁等人坚决主张设立责任内阁,归并军机处于内阁,由总理大臣统驭政权。虽然铁良等反对,但以设立责任内阁制为主要内容的官制改革方案仍获得了通过。九月十六日(112 ),奕劻把该方案进呈慈禧太后。因瞿鸿机等人从中作梗,裁定奕劻等核拟中央各衙门官制上谕中说军机处自雍正年间设立至今尚无流弊,“自毋庸复改,内阁军机处一切规制,著照旧行”,否定了奕、袁设立责任内阁的主张。奕、袁与瞿原就不和,此后矛盾更加激化。

是年八月,奕劻之子载振和徐世昌奉派往东三省查办事件。路过天津时,载振迷上了歌妓杨翠喜。道员段芝贵以12000 两银子将杨赎出,于载振归途中献上,又另筹银子14 万两做奕劻的寿礼。清廷宣布改革东三省官制,改盛京将军为东三省总督,每省设一巡抚。所委官员皆袁派人物,已为朝野不满,而段芝贵以道员一跃而成署理黑龙江巡抚,舆论大哗。御史赵启霖(瞿鸿机同乡)参劾段芝贵,同时指责奕劻、载振“惟知广收赂遗,置时艰于不问,置大计于不顾,尤可谓无心肝”。段因此丢官。太后命载沣和孙家鼐彻查杨翠喜案,经袁极力弥缝,载沣等终以查无实据结案,但对奕劻父子的震动也不小。载振不安于位,自请辞去农工商部大臣之职。

此前,四川总督岑春煊入京觐见太后。太后念其庚子年西巡时护驾之功,任命他为邮传部尚书,以赵尔巽接川督任。岑与瞿联为一气,与奕、袁势同水火。岑未上任前,即面奏将邮传部左侍郎朱宝奎(奕、袁同党)革职,“并屡为孝钦痛言奕劻贪黩误国,请予罢黜”。奕劻、袁世凯伺机反击。当时广东钦、廉、潮三府有革命党起事,奕劻乘机奏请速调岑任两广总督以平变乱,谕命岑为两广总督。岑称病辞谢,未得允许,只得怏怏出京。奕、袁先去一劲敌,又把矛头指向瞿鸿机。

当时因御史交章弹劾奕劻贪黩误国,太后也不免疑心,曾在瞿独对时露出罢黜奕劻之意。此事为英国一家报纸获悉并登载出来。英国公使夫人在游园时也亲向太后询问此事。这使太后十分不悦,疑心是瞿泄密。奕劻探知此事,便让农工商部侍郎杨士琦拟稿,用18000 两银子买通御史恽毓鼎具名弹劾瞿,瞿鸿机被开缺遣回原籍。

奕劻又渡过了一次宦海风波,且得到管理陆军部事务之职。瞿鸿机去职后,奕劻掌握了军机处,太后便命载沣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以分其势,并驳回了奕劻自请罢值的奏折。

奕、袁内勾外连,左右朝政,引起普遍不满,御史赵炳麟、陈田等再上奏弹劾。湖北按察使梁鼎芬上折弹劾奕劻贪私受贿,并指出京内外许多重要职务之所以为袁党把持,皆因“袁世凯言之,庆王行之”。连续不断的弹劾又使慈禧太后产生了疑虑。袁世凯被召入京陛见,免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职,改任外务部尚书兼军机大臣,同时内调湖广总督张之洞为军机大臣。张由醇亲王载沣(三十四年实授军机大臣)、民政部尚书善耆、陆军部尚书铁良等支持,与奕劻和袁氏明争暗斗。

三十四年慈禧太后一病不起,开始准备身后之事。上谕授载沣为摄政王,并命将其三岁的儿子溥仪抱宫内教养。溥仪即帝位,优赏奕劻“亲王世袭罔替”。这是皇室成员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咸丰以来,只有奕、奕譞和奕劻得此殊荣。不久,御史江春霖上奏摄政王载沣弹劾奕劻:“伏思庆王在庚子虽稍有微劳,而自当国以来,政以贿行,官以私进,……而袁尤为其腹心,借新政为名,引用私党,遂令官场相袭成风,以奔走为事,钻营为能。” 弹劾对奕劻影响不大,但其“腹心”袁世凯却成了众矢之的。在一片反袁声中,载沣决定除袁,询问奕劻和张之洞的意见。奕劻首先表示反对,说:“杀袁世凯不难,不过北洋军造起反来怎么办?”张之洞亦表示反对,载沣只得免去袁一切职务,让他“回籍养疴”。有些御史要求把奕劻一同罢斥,但奕劻是皇室,又是老臣,载沣没有动他,但其权势已大为减弱。宣统元年(1909 )六月,奕劻被开去管理陆军部事务之职,载涛任军谘府大臣,掌管陆军。年底又开去奕劻陆军贵胄学堂差使,以贝勒载润接替之。翌年第一次国会请愿时,奕劻曾对代表说:“我亦国民一分子,自必帮忙”。

三年(1911 )清廷正式宣布撤销军机处,成立责任内阁,以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大学士那桐、徐世昌为内阁协理大臣。武昌爆发起义后,奕劻、那桐等力主起用袁世凯。清廷任命袁为湖广总督;阮忠枢持奕劻的亲笔信到彰德请袁,袁嫌官小,以足疾未愈拒绝赴任。奕劻不明袁之真意,又派徐世昌前往劝驾,方探明袁在要权。九月十一日(11 1 ),奕劻、那桐、徐世昌三人联名上奏说:“臣等奉职无状,恳恩立予罢斥以谢天下”,并要求“迅简贤能,另行组织完全内阁”。清廷批准他们的辞呈,改授奕劻为弼德院院长,徐、那二人为弼德院顾问大臣,授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袁拥兵自重,图谋攫取全国最高权力。袁逼宫的方法很多,其中之一是贿赂奕劻和隆裕太后的宠宦张兰德(即小德张),让他们向隆裕太后施加影响和压力。袁为此向二人各行贿300 万两银子27

十一月十九日(1912 1 17 )隆裕太后召集御前会议,讨论时局。奕劻和贝子溥伦主张自行退位,颁布共和,但溥伟、载泽坚决反对,没有议出结果。第二天再议,仍无结果。会后,良弼、溥伟、铁良等主战派几十人齐赴庆王府,围攻奕劻,但他不改变主意。有一次隆裕太后召对,他进宫后说:“革命军队已有五万之众,我军前敌将士皆无战意。”一会儿到听候召对室,他又说,“革命党已有六万之众,势难与战。”他是承袁世凯之意,制造退位舆论。清帝退位后,奕劻带上历年积累的巨额财产,举家迁到天津德租界居住。在这里,他度过6年优裕闲适的寓公生活,于1918 年去世。

话题:



0

推荐

王新江

王新江

182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一个空皮囊包裹着千重气,一个干骷髅顶戴着十分罪,为儿女使尽了拖刀计,为家私费尽了担山力。您省的也么哥?您省的也么哥?这一个长生道理何人会? ——【元】邓玉宾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