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觉得大部分大陆人不理解台湾人,尤其是不理解台湾人的抗争。我认为,台湾人绝大多数的抗争运动都有着一致的内在理路,把此次“反服贸”运动简单解说为“学生运动”,甚至“民主运动”都是不恰当的(这只是部分大陆人一厢情愿的解说)。而应理解为台湾人的抗争(至于比例有多少,现在还真说不好),只不过这次抗争最先以学生发起。
 
至于抗争什么,明白说出来的,不见得是抗争的内容;而真正要得到的,恐怕又不宜在抗争中大声明白说出(或者未想好,又或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所以,至今为止,无论学生,还是当局,都不知“双方满意”的答案到底是什么。正是证明了我所说的这种抗争的内在理路。
 
(话内音:其实我也不理解,连台湾都未去过,只是以前翻过两本台湾人自己写的书,一本是《颤的未来,一本是《台湾:苦闷的历史》,现在对比此次“反服贸”运动,感觉有点似曾相识。所以本评论也属“妄评”,大家也别太跟我较真儿,姑妄说之姑听之吧。)
 
台湾人的抗争有着长远且足以让后人赞叹的历史(用“可歌可泣”概之绝对不为过)。抗争西班牙、抗争荷兰、抗争日本、抗争老小蒋……抗争,各国各地区几乎都有,台湾人的抗争有一点与之完全不同。那就是,台湾人基本都是“自己一个人在抗争”,完全像一个被抛弃的孩子,没有任何帮手和朋友,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孤独地抗争、抗争……。台湾的抗争次数很多,面貌也各异,但在历次抗争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内在主题。这个主题我说不清,但绝对是有的。也只有拨开这些表面的抗争对象,才能理解台湾人到底在抗争什么?
 
“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
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
西风在东方唱着悲伤的歌曲
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
没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戏
每个人都想要你心爱的玩具
亲爱的孩子你为何哭泣
多少人在追寻那解不开的问题
多少人在深夜里无奈地叹息
多少人的眼泪在无言中抹去
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道理 ”
 
罗大佑的这首歌词是台湾苦闷“抗争的真实写照,大陆人不必过分跨时空解读这首歌,这就是台湾人自己苦闷的真实写照,请问有多少大陆人能理解这种苦闷呢?
 
苦闷的抗争源自对未来的颤栗。如果硬要拿这次“反服贸”类比台湾以前的某个抗争,我觉得这次抗争的心态背景与“二二八事件”很类似。当你在大陆的电视节目中看到越来越多的台湾艺人,当岛内观众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看大陆某些电视节目,当大小景点越来越多的大陆人,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越来越多的大陆痕迹,这种对未来走向的无力会积聚颤栗,积聚到一定程度,总会有根导火索被引燃,从随眼可见的“越来越多”的现实来看,这个导火索的出现是必然的,只是现在这根导火索叫“服贸”。
 
台湾是一个特殊的苦闷的孤独的且经常生活在颤栗中的孩子。下面再摘抄一首苏芮的《亲爱的小孩》的歌词。为什么很多台湾人创作的诗词歌赋的意象多选取小孩,又总是个苦闷、孤独、常处在怕怕中的小孩呢?说理解很容易,但真理解远没那么容易。生活在大家庭中的孩子很难理解一个被抛弃的孩子的心境的。
 
小小的小孩
今天有没有哭
是否朋友都已经离去
留下了带不走的孤独
漂亮的小孩
今天有没有哭
是否弄脏了美丽的衣服
却找不到别人倾诉
聪明的小孩
今天有没有哭
是否遗失了心爱的礼物
在风中寻找
从清晨到日暮
我亲爱的小孩
为什么你不让我看清楚
是否让风吹熄了蜡烛
在黑暗中独自漫步
亲爱的小孩
快快擦干你的泪珠
我愿意陪伴你
走上回家的路。
 
可以说,从四五百年前抗争荷兰、西班牙,到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罗大佑的时期,在描写台湾时一直离不开的词汇是:哭泣、抗争小孩、母亲,这些词反复出现,这些是理解台湾抗争的KEY,离开这些KEY谈台湾的抗争,那是搔不到痒的。
 
 
 
话题:



0

推荐

王新江

王新江

182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一个空皮囊包裹着千重气,一个干骷髅顶戴着十分罪,为儿女使尽了拖刀计,为家私费尽了担山力。您省的也么哥?您省的也么哥?这一个长生道理何人会? ——【元】邓玉宾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