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繡像金瓶梅傳十五卷,一百回。
所谓“南词”其实是与“北词”相对应的,南词是指弹词,而北词是指大鼓词类,二者都属于说唱文学一类,用在茶馆或是公共场合进行演出。弹词在清道光期间曾经很为流行。笔者顺便查阅了一下北京大学出版的“金瓶梅资料汇编”及“金瓶梅资料续编”两本资料,均未见对此书的介绍。但看到了阿英有一篇小文,说是金瓶梅有“北词”本,但不是全本。并以此说明《金瓶梅》成书以后,在社会上的流传程度还是很广地。但阿英未说明自己是否见过“南词本”。
此南词演出本也完全不同于“金瓶梅传奇”,该传奇可见于“不登大雅文库珍本戏曲丛刊”第十册,只是选取了金瓶梅中的一部分情节,形式是类似于杂剧,分为一出一出的。而此“金瓶梅传”则洋洋洒洒一百回,内容,脉落与金瓶梅大体相同,只是因为是演出本,择其所选,说唱兼有,而其他的内容则或略或根本不写。所以内容与词话本或崇本相比大为简略。
粗观该书,有着明显的演出版本的痕迹。
其一,每回的总字数基本一样,相差不多,笔者并未具体数,只是从每回的页数上加以判断,这可以理解为每一回的演出时间是相同的,而且极有可能是长时间地连续性演出,类似于我们以前每天听的评书或小说。
其二,形式上与词话本、崇本很不相同。金瓶梅传每回的开头均以一标为“唐诗唱句”为开关头,继而先写一个小故事,或单独篇,或连续,与该回内容无关。这在弹词中称为弹词开篇。
例如第一回,回目的名称为“热结”,接下来是“唐诗唱句”,“窥浴”。内容为:夏日火火日正长,熏风吹遍芰荷香,绿茵深处渔杆隐,画舫游人纳晚凉。穿曲径,绕羊肠,细步行来的美貌即,恋情人要把佳期赴,潜入花园的绣阁张……还有很多句。该曲与本回的内容不相关,每回均是这样开场,倒也很吸引人。然后才开始说唱本回的内容。在回末一般是这样的:如第三回结尾的最后两句是,“结义情由今唱毕,下卷书中接上文”。在每回中每句开始前均有扣号标明“生白”、“生唱”、“旦白”“旦唱”等,如潘金莲在书中的说与唱分别标为“花旦白”、“花旦唱”等,很是清楚。唯觉可惜的是该书的别字,误字较多。
我的思享家网址:http://i.caing.com/space.php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