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祭图(作者 黄永厚)
清明节如期而至,笔者住家位于八宝山地铁附近,这几日亲见前来祭扫的人络绎不绝;而电视报道的各种公祭也不绝于耳。对于诸此种种,无人敢说三道四。毕竟这是缅怀祖先、缅怀先人的一个最形而上的形式。记得前一阵孔子的标准像上了彩票,从而引起了公愤。因为孔子早已是各种公祭的主角,怎能容忍孔子被印在彩票这样俗而又俗的花纸头上呢?
上图选自《读书》杂志2007年第6期封二,作者黄永厚,名为《公祭图》,并配有陈四益先生的文字。陈先生在配文中说:祭孔、祭黄帝、祭炎帝、祭尧舜、祭关公,甚至祭李白、祭纪晓岚,花样还在不断翻新。好像这样一来传统就得到了发扬 。这也真是传统,中国人给祖宗磕,给神仙磕,给皇帝磕,给官员磕,给洋人磕,几千年就是一路磕头过来的。永厚先生作《公祭图》,画伏羲女娲交尾,样本出自汉代画像石。这二位比之纪晓岚之流当然更有供人磕头的资格。永厚先生揶揄道,扫黄打黄轮不到二位头上了。确实,毕竟不会像“文革”时代的横扫令玉石俱焚,但一味磕头,中国也难于走向现代。
时下理论界似有公论,中国的改革尤其是政体改革已至瓶颈,亟待突破。读罢上文,不禁要问顺着问一句,磕多少头能令此改革尽快到来。公祭也罢,祭扫也好,都是在感恩先人。先人、父母,祖国、人民,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感恩与厚养的辩证关系无须详加演绎,厚祭先人无可厚非,但莫若更厚养活着的人,这是至论。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