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相”来说,鞠躬尽瘁了就一定是良相吗?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先回答什么是良相,或良相的标准为何?
我说不出精确的定义。但我认为,作为良相,至少应让民与国均受益,这里的益是广义的,简单说也应包含精神与物质两方面;而这益则缘于其良治良法;更进一步,良相让民所受之益更应该是可持续的。
针对上述标准,“鞠躬尽瘁”之于“良相”是充分条件吗?必要条件吗?充分必要条件吗?显然都不是。“鞠躬尽瘁”与“良相”的关系顶多也就是不一定。
良相施政,达到本文第二段目的,可以是鞠躬尽瘁为之,同样可以不鞠躬尽瘁为之。前句好理解,后句似乎有难度。但其实一点也不难,因为,良相的工作重点重在择人,人择对了,各展其专才,各施其长技,相自己则可垂拱平章,而民与国均受大益。例子略。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是,历史上某些相,越鞠躬尽瘁,民与国反而更为不良。例子略。
由上观之,评价相之良否,鞠躬尽瘁不是标准。诚然,鞠躬尽瘁作为个人的品德,无疑是美德。具有这种美德的人,无疑应该是人们口中的“好人”。但“好人”同样不是相的标准。我们不能混淆标准,不能偷换概念。良相是好人,但好人不一定是良相,好人办坏事的概率不一定大得过坏人办好事。
评价相之良否,无疑不能现在进行时,大多时必须事后诸葛亮。其实,恐怕您早就是想到诸葛亮了吧?那可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鞠躬尽瘁的良相啊。好,那咱们就事后诸葛亮一下吧。
历史学家在反思三国历史,尤其是蜀国历史时,都会问一句,诸葛亮为何在蜀中无大将时,仍然六出岐山,大伤国财,大劳国民?诸葛亮治蜀近20年,在刘备死后更是独掌大权,可为何没有培养不出一个出色的接班人,在其他人才方面,比之魏国,大为逊色,不得不说是“人至察则无徒”的结果;在择人用人方面刚愎自用,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马稷,刘备对于诸葛亮用人基本没有一点干涉,但恰恰对于马稷,刘备死前特别对诸葛亮点明了不能重用,从这点上可看出刘备真是用人不疑,但对于诸葛亮在马稷的使用上,显然是不同意的,在死前不得不提醒一下。事后证明刘备提醒是正确的,街亭之失成为蜀国的一个重要的强弱分水岭;同样在用人上,魏延则是另一个误判!另外,诸葛亮的施政方法以严刑峻法为主,以至蜀国“民吏皆怨”(见三国志)。
鞠躬尽瘁之相不一定就是良相。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根本用不着上面的长文细述。但人们为什么在形容一个良相时总爱用鞠躬尽瘁这个词儿呢?我的答案是,最主要的是,人民太善良了,次要的是,良相实是难得,一般相、甚至是庸相太多了。善良的人们于是只好退而求其次……于是乎没有最次的,只有更次的相便层出不穷了!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