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和平爱好者,到好战分子,再到反战斗士,这就是麦克纳马拉
“麦克纳马拉”,今天的年轻人,可能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如果你是一位电影爱好者,我想你肯定看过《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与《惊爆13天》(Thirteen Days)。前者让我们看到越南战争是如何将善良的人最终扭曲为邪恶的过程;后者表现的是古巴导弹危机——人类迄今为止最接近核战争的13天,当然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市投掷原子弹)除外。而这两件事的重要参与者甚至某种程度上可说是导演的,就是麦克纳马拉(Robert McNamara),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昨天(7月6日),在家中眼睛一闭,不再睁开,长睡不醒,享年93岁。
笔者对麦氏的了解,其实也仅仅来自于电影中,因此无力对他作“盖棺论定”式的表述。之所以提及上述两部影片,是因为“好战”与“爱好和平”两个截然不同的词,如此完美统一于麦氏身上。这是否有些类似于中国的左宗棠,既有镇压回民,镇压捻军,镇压太平军的恶迹,亦为后世“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从而在人们心中久久传诵。
虽然优秀的越战影片还有很多,如《生于七月四日》《野战排》等,但《现代启示录》让我看到人们心中的邪恶与黑暗是如何被唤醒的,这个唤醒的过程是可怕的,麦氏无疑是一个主要的唤醒者。“麦克纳马拉”出生于1916年,从小有神童之称。他是哈佛商学院学院史上最年轻的教授,对“数学计算”可以说相当自负。他自信能够完美解开“越南战争”这道题,然而最终黯然搁笔,沮丧离职,那一年是1968年。接下来的13年,他的“数学天才”在世界银行得以完美展示,一度担任世行行长。
一个被目为“数学天才”的人解不开一道数学题,这个打击对“数学天才”来讲不谓不小。然而,如果是一道在一开始就抄错了数字的数学题,即便是一个“数学天才”,你又如何能解得开呢?多年以后,麦克纳马拉发现“越南战争”就是一道这样一开始就抄错了数字的数学题。在《回忆越南的悲剧和教训》一书中,78岁的麦克纳马拉在书中写道,美国从肯尼迪当总统到约翰逊执政,一直是按照美国人自己对越南的原则和传统的想象来制定对越政策。正是依据 “非常错误的判断”,美国在越南越陷越深,最终导致58000多名美军官兵阵亡的惨败局面。 他进而指出美国在波黑和索马里的战争,也同样是一道“越战难题”。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又是多年以后,伊拉克战争又是一道同样的“越战难题”。
如果说在越战中,麦氏被目为好战者,而在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麦氏却绝对以“和平爱好者”的面目为人们所铭记。其间表现异常冷静、沉稳。也许是实在太可怕了,肯尼迪、赫鲁晓夫,都感受到了冰凉的眼睛蛇在布满细密汗珠的脊背蠕蠕爬行,任何不慎的举动都会导致众所周知的可怕后果。最终赫鲁晓夫出人意料地退缩了,为“党指挥枪”留下了一个经典案例。肯尼迪完美胜出,但这绝对有时任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的一份大功劳。如果他一如后来在越战中的表现,很难说是否还有后来的“越战难题”。7月4日前后,朝鲜开始大发导弹,这镜头与当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有些类似,但远没有那时惊险,那时的导弹头可是直接对着美国本土的。古巴导弹危机的完美解决,给处理类似问题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样板。前世不忘,后世之师。奥巴马、金正日是否还记得当年的这份历史呢?
从和平爱好者,到好战分子,再到反战斗士,麦克纳马拉走完了他的传奇人生。7月6日,奥巴马与梅德韦杰夫在莫斯科会晤,双方对世界核不扩散形势现状表示担忧,并表示有意加强这一领域的合作。看来,当年的“拆弹手”可以放心地休息了。 然而,斯人已逝,魂归何方。在越南的丛林中,长眠着五万八千多名美国人民优秀的儿子,麦克纳马拉是不会忘记他们的。他的魂魄将漂洋过海来到越南与他们团聚,笑瞰人间,沧海桑田,生生不息。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