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唐骏有本书叫作《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现在看来确是这样,种种迹象表明,他就是成功复制了“方鸿渐”。如果再往远点说,从清朝“洋务运动”始,“方鸿渐”一直像电脑病毒一样不断复制、复制……

然而正如有病毒就有杀毒软件一样,诺顿、卡巴、瑞星……;“方鸿渐”时代的“杀软”不叫诺顿、卡巴、瑞星……,他们是陈寅恪、傅斯年、俞大维这样一群学人。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他们在国外留学时,不是急于拿到学位,而是尽可能地广泛自己的学问积累。他们节衣缩食地购置各种可能用到的资料,为国为己;他们废寝忘食地学习学习再学习。而那个在很多人眼中视若珍宝的学位,他们则并不刻意营求,更遑论造假学历了。然而,最终,在这批学人中涌现了我们现在称之为“大师”的一批人,其中尤以陈寅恪最为耀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大师留给我们的最为宝贵的财富。(相关内容详见《陈寅恪与傅斯年》第二章,岳南著,陕西师大2010年修订版)

然而,虽不能断言大师绝种了,但大师的成功不可复制。不要以为,陈寅恪轻易成了清华大学的“四大导师”之一。那位子得到过程之艰辛曲折,绝对是不可复制的。其中最大的阻力,可能就是因为陈寅恪并未拥有一个在外人眼中闪闪发光的洋学历。由此可见,闪亮的学历,在任何时代都是无比重要的,闪亮学历带来的成功捷径更为人们追之求之填注了无穷动力。

闪亮学历的取得无疑是证明自身优秀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求之不得,造假得之”的大有人在。毕竟“闪亮学历带来的成功捷径”对任何人都有着无穷的诱惑。“苟不事发,成功成功”。“方鸿渐”只是个例罢了,没被发现的多了去了。区别的只是他们并未大言不惭地告诉人们“他的成功可以复制”罢了。其实事情往往是这样,树大风摧,人因名损。沉痛的教训啊——后来的“方鸿惭”绝对不要再告诉人们“你的成功可以复制”了。

对于已经显形的“方鸿惭”,我们固然可以“有怜悯的池子”,然而,你们会最终“升入天堂”吗?

沉痛的教训啊——后来的“方鸿惭”绝对不要再告诉人们“你的成功可以复制”了

话题:



0

推荐

王新江

王新江

182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一个空皮囊包裹着千重气,一个干骷髅顶戴着十分罪,为儿女使尽了拖刀计,为家私费尽了担山力。您省的也么哥?您省的也么哥?这一个长生道理何人会? ——【元】邓玉宾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