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南京!南京!》这个电影现在很热,正如最近几天的天气,热得让人感觉有些反常。我是一个热爱电影、爱看电影的人(十几岁时常有一天追着看好几场电影的经历),但我已经很久没有走进影院看国产电影了。不看的原因,并非是因为票价高,而是对国产电影“哀莫大于心死”的一种表现。多年来,我看到国产电影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娱自乐”的状态(这一点跟中国足球有一拼),这不仅表现在一些重大电影节上获奖或受褒奖的影片越来越少,还表现在一些在国际影坛上受到好评的影片而在国内影院却难以看到。像我在影碟中看的《活着》《站台》《鬼子来了》《颐和园》等。“哀莫大于心死”的另一种表现是,我看到我曾经欣赏的一些导演在经过与现实的碰撞后,终于拍出了可以在影院公开上映的影片,可影片的水准却一下让我找不到北了,像张元,像贾樟柯。

既然没有看过影片,本不该对影片说三道四、指手划脚。事实上我也确实不评论这部影片的具体内容。但我想要借此影片“发言”却是很久了。触发我想“发言”的直接原因是:这部按导演陆川所说的“商业影片”曾经两次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放,其间有随机采访从影院中走出来的观众的镜头,让他们说说对此影片的观后感,我清楚地看到、听到一个貌似七八岁的小男孩面对镜头说:“好看极了”!正是这声稚嫩的“好看极了”,触发了我强列的“发言”冲动,引发了我众多的困惑。

困惑之一:在至今没有实行电影分级制度的大陆,是否所有在影院中公开上映的影片都是适合全年龄观众观看的。以前好像还听说过“少儿不宜”,这几年这个词也不见了。这部影片我虽然没看过,但从电视画面和一些图片看,“血腥”“裸露镜头”在片中是不少的,这适合一个“祖国的花朵”观看吗?我记得《大决战》《黑太阳731》等影片由于某些镜头过于血腥暴力,在香港上映时曾被定为三级,那个级别是对观众年龄有着严格限制的。

[subtitle=]

困惑之二:影片自上映以来,引发了强烈的评论与争议,有些论坛的社会频道几乎全是对此影片的评论。与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官方媒体的热捧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几乎所有的民间评论都是批评的声音,批评的角度也很全面。笔者不禁困惑,同一部影片,为什么官方评论与民间评论相差如此悬殊?他们各自依据的标准又是什么?难道“官”与“民”的价值取向、欣赏口味真的如此难以调和?在这剧烈的正负的碰撞中,这部“商业影片”的票房轻松超过亿元。而另一部同样题材且公众评论较好的《拉贝日记》,其票房与之相比倒真是少得可怜。这背后恐怕只有陆川导演在偷着乐吧!

困惑之三:我看到了太多这样的报道:本来是不应该让小孩参与的,可导演也好,记者也罢,偏要硬拉来小孩子,用他们稚嫩、纯真的话来赞美一番,以显示所报道的作品内容上至七八十岁的老者,下至七八岁的娃娃,均是一致看好,以显示社会各界对此作品的一致认同。对于《南京!南京!》这部影片的官方报道基本上就是这一思维下的产物。这类作品于我是不陌生的,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期间,这样的“高大全”众口一词式的作品太多了:好就好到极致,坏就坏到无以复加。而现在这样的报道还偶见于我们的主流媒体,是不是这一“流毒”仍未肃清?

困惑之四:承上问,写出这样的报道的记者,是在自己无意识状态下写出来的,还是在“上有好之”的有意识状态下写出来的?这类报道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一个记者在无意识下,提笔就按照这个思路去采访、写作品,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制度?但如果记者知道对于某些题材、某些作品 “上有好之”的态度,从而有意识“创造”这类作品,这又是另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行文至此,困惑仍多。但有一点我是肯定的,那就是,我衷心祝愿、期待能有更多优秀的电影、新闻报道来满足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话题:



0

推荐

王新江

王新江

182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一个空皮囊包裹着千重气,一个干骷髅顶戴着十分罪,为儿女使尽了拖刀计,为家私费尽了担山力。您省的也么哥?您省的也么哥?这一个长生道理何人会? ——【元】邓玉宾

文章